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标识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LOGO

基地简介 基地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地简介 > 基地简报

敦煌学基地工作简报2008年第2期(总第34期)

2009年12月30日 01:20 点击: 次 作者: 来源:

                   敦煌学基地郑炳林所长当选兰州大学第九届学位委员会副主席

  据兰州大学2008411日《关于成立兰州大学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的通知》,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教授当选兰州大学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换届后的兰州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如下:主席:周绪红;副主席:郑晓静、郑炳林;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王刚、王锐、王乃昂、王志平、王希隆、王学俭、包国宪、刘伟生、刘志坚、安黎哲、严祥、张镭、陈发虎、陈熙萌、周又和、赵小刚、南志标、钟承奎、涂永强、高新才、潘保田、薛德胜。


                     敦煌学基地郑炳林所长赴陕西师范大学举行学术讲座

  2008
421日下午,敦煌学基地郑炳林所长应邀到陕西师范大学讲学,在陕师大文科科研楼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敦煌写本《诸山圣迹志》的价值的学术讲座。
  1989
3月,郑炳林教授曾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当年第1期上发表了《论〈诸山圣迹志〉的成书年代》的学术论文,考证该篇敦煌文献的作成年代是在五代后唐时期。这次他的学术讲座仍以敦煌本《诸山圣迹志》为主题,详细介绍了该地理文献的研究意义、基本内容、写作特点,以及这篇文献中所包含的历史地理价值。郑炳林教授二十多年来长期致力于敦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虽然在1992年出版了他的处女作《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但一直以来继续研究,坚持不懈,精益求精,努力钻研,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这次为大家提供了《诸山圣迹志》的最新校录本。在演讲中,郑炳林教授还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和体会,给予大家以各种有益的建议,并发出了要重视敦煌文书的呼吁,得到了与会听众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讲座完毕后,郑教授又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听众的提问,进行了现场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敦煌学基地举办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2008年度理事会议暨敦煌汉藏佛教艺术与文化学术研讨会

  2008
613日,敦煌学基地举办了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2008年度理事会议暨敦煌汉藏佛教艺术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由基地所属藏传佛教艺术研究中心承办,参加本次会议的代表有80余人。
  6
1日上午9点,会议在兰州大学本部逸夫科学馆201室举行了开幕式,由敦煌学基地郑炳林所长主持,兰州大学副校长陈发虎教授首先致辞,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与会议代表,陈校长向各位代表介绍了兰州大学的发展情况,特别强调了兰州大学对敦煌学基地的重点支持,同时也感谢了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和学术界同仁给予兰州大学敦煌学基地的指导与帮助,恳切希望今后能继续得到学术界的大力支持。陈校长的讲话热情洋溢,表达了兰州大学对中国敦煌学研究所倾注的热情与行动,得到了与会学者的赞许。之后,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郝春文教授、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秘书长杨秀清研究员也相继致辞,祝贺本次会议的召开,杨秀清还介绍了敦煌学奖学金的设立情况,支持学有所成的高校在读博、硕士研究生,他欢迎全国各大高校的在读博、硕士研究生努力学习,勤奋钻研,积极申报敦煌奖学金。
  在与会代表全体合影之后,随即举行了第一场学术报告,由北京大学王邦维教授、武汉大学陈国灿教授主持,宣读论文的有:陈国灿《古高昌大乘信仰盛况的再现》、萧默《敦煌石窟中的佛寺》、郑阿财《法藏P.2807敦煌佛教讲经文献之考论》、王素《故宫藏麴氏王国延寿写经》、荣新江《沙州归义军史事系年(中和五年龙纪元年)》、张涌泉《伯P3095背玄应〈一切经音义〉叙录》。中午,兰州大学校方在三泰雅园设宴招待会议代表。下午1400,举行第二场学术报告,由故宫博物院王素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萧默研究员主持,宣读论文的有:柴剑虹《藏学与国学》、罗世平《天堂喜宴——青海郭里木吐蕃棺板画笺证》、马德《藏传佛教艺术与敦煌石窟的复兴》、陈楠《唐蕃之间佛教文化交往关系考述》、李翎《西藏佛传绘画中的哺乳太子图》、张先堂《敦煌莫高窟报恩吉祥之窟三考》。1620,举行了第三场学术报告,由中华书局柴剑虹研究员、中国国家图书馆徐自强研究员主持,宣读论文的有:黄正建《敦煌吐鲁番法典文书与唐代法律文化》、李并成《唐代甘州中府钩沉》、吴丽娱《敦煌资料的再发掘与归义军史的新探索》、孙继民《俄藏黑水城文献中的唐代世俗文书》、孟宪实《论敦煌民间结社中的转帖》、王冀青《廷栋与敦煌写本廷栋搜集品》。
  晚上,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举行了理事会,会议由柴剑虹秘书长主持,讨论了一年来理事会的情况,以及赴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参加学术考察与会议的情况,并对今后两年理事会年会的召开地点进行了商讨,最后决定由浙江大学承办2009年年会,东华大学承办2010年年会。
  6
2日上午800,举行了第四场学术报告,由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台湾南华大学郑阿财教授主持,宣读论文的有:王邦维《关于敦煌文书中〈悉昙章〉歌辞》、赵和平《对敦煌本〈老子〉及其注本的一点新认识》、和田浩平《敦煌学与白居易诗抄本文之研究》、许建平《关于中村不折所藏〈春秋左氏传〉残卷》、刘屹《P.3784v〈老子中经〉残卷研究》、朱大星《略论敦煌本〈老子〉写卷的价值》。1020,举行了第五场学术报告,由北京理工大学赵和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黄正建研究员主持,宣读论文的有:郝春文《敦煌学研究中的学科交叉》、徐自强《敦吐学会敦煌学传统文化》、卢向前《此槽头非彼槽头——鄯善文书槽头与葡萄酒有关说》、李伟国《敦煌石窟的图文解读》。下午1400,举行了第六场学术报告,由中央美术学院罗世平教授、河北社会科学院孙继民研究员主持,宣读论文的有:张德芳《汉简中的佛教材料——兼论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刘永增《敦煌的密教菩萨》、谢继胜《榆林窟15窟天王像与吐蕃天王图像演变分析》、张元林《法华判教思想对敦煌北朝隋时期石窟艺术的影响试探》、张延清《吐蕃和平占领沙州城的宗教因素》。
  16
20,会议举行了闭幕式,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郝春文教授主持,兰州大学藏传佛教艺术研究中心程玮冬主任作了题为《藏传佛教艺术研究之设想》的发言,最后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柴剑虹秘书长、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郑炳林所长作了会议总结发言。
  6
3日,会议代表前往青海乐都瞿昙寺进行学术考察。至此,本次会议圆满结束。


            敦煌学基地宁强、郑炳林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百年敦煌学史研究开题会议

  2008
63日下午,在敦煌学基地举行了由宁强、郑炳林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百年敦煌学史研究开题会议。专家组成员有:武汉大学陈国灿教授、首都师范大学郝春文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赵和平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罗世平教授、台湾南华大学郑阿财教授,教育部社政司科研处何健处长莅临参加并主持了会议。课题组负责人宁强、郑炳林教授和成员王冀青、许建平、冯培红、沙武田、黑维强教授参加了会议。兰州大学科研处霍红辉处长、王仕丁科长等也列席了会议。
  首先,由项目负责人宁强、郑炳林教授对项目的设计、任务分工、目前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本项目分为八个专题,具体主持承担情况如下:《敦煌文献卷》,许建平教授;《敦煌史地卷》,冯培红教授;《敦煌语言文字卷》,黑维强教授;《敦煌文学卷》,伏俊琏教授;《敦煌民族宗教卷》,杨富学研究员;《敦煌科技卷》,赵健雄教授;《敦煌民俗卷》,高启安教授;《敦煌艺术卷》,沙武田研究员。另外,宁强、王冀青教授负责国外学术动态,以使本课题组能够掌握国际学术前沿研究。
  其次,专家组成员对本课题进行提问,提出建议。如陈国灿教授肯定了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与兰州大学敦煌学基地最具备承担本课题的资格和能力,同时他还指出应当注意各个阶段的划分及其特征,对百年敦煌学史进行分阶段总结特征,以反映了各个时期的起伏变化。他还提出了综合性的总论放在哪个部分比较合适等问题。具体而言,《敦煌文学卷》的提纲还不成熟,《敦煌语言文字卷》对代表性的论著提到了,但那些散篇如何处理?郑阿财教授指出,应该重视研究资料,建议用表格化的方式进行表示,作计量分析并解释其原因。他提出,是否可以以学术问题为核心,通过重要人物与论著、学术问题对学术界的贡献与重要性等入手进行撰写,以便今后的学术研究在百年的基础上相继跟进。具体而言,《敦煌文学卷》第一章《敦煌文学的发现历程》有问题,要注意敦煌文学观念的发展、范畴大小的演变等问题,《敦煌语言文字卷》第一章第二节《敦煌俗文学的整理、校注》应放到《敦煌文学卷》,第二章第二节《敦煌文献语音研究主要专著简介》不应遗漏潘重规先生的《敦煌音学新编》。《敦煌艺术卷》的学术史研究不应忽视国外部分的研究成果,如松本荣一、韦陀等。郝春文教授认为,百年敦煌学史这一课题具有重要意义,对敦煌学的发展极为重要。承担本课题的学术队伍以中青年为主,架沟合适。他指出,要写成一部学术史,不要变成概述,要有批评、评价,对重要论著要提到并作评价,对一些学术垃圾也要作出批评,要使用春秋笔法。在各章之前,要有个总论,总结与分析各阶段的特点、基本脉络,并分析所以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如此才有借鉴意义。具体而言,《敦煌文献卷》建议改作《敦煌古籍卷》,《敦煌史地卷》加军事一节,《敦煌文学卷》要注意大势的总结。赵和平教授也认为,学术队伍好、学脉好,对于学术史要进行褒贬,如对张大千的墨笔要进行褒贬。在丛书格式上,他建议要统一要求,要事先定好,处理好各卷之间的协调关系。他还建议可以仿照《唐研究》请张广达、谷川道雄先生写综论的模式,本课题也可以邀请宁可、池田温先生写综论。罗世平教授针对《敦煌艺术卷》提出了具体两个问题,一是要充分考虑特色,本卷列出的是一个部分,即仅为研究史,而未包括临摹,也没有包括音乐、舞蹈,应该增加。二是遗漏了考古,如窟前遗址等如何体现?他指出,考古学的方法论对推进今天的研究史很重要,先进手段的使用对研究史的体现,这些对于今后的敦煌学研究非常重要。
  再次,针对专家组的提问,郑炳林、宁强教授及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回答,百年敦煌学应该有总论,这是与国家、社会紧密相连的,而且教育部评审课题时专家组也提出了这一问题,课题组已根据这一意见进行了重新考虑与补充论证,如在各卷的基础上增写总论,注意各卷之间的联系,等等。关于国外学术研究成果,课题组也尽量加以吸收参考,宁强、王冀青教授负责这一方面的学术动态与学术指导。郑炳林教授还指出,课题组将成立专家委员会,邀请国内外的著名专家担任委员,负责指导本课题的发展方向。此外,课题组成员也对一些具体问题作了些补充说明。
  最后,教育部何健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他说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设立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发挥了重要的学术影响。他肯定了在敦煌学发展百年之际,在中国敦煌学确立了国内重心的今天,应该加强对百年敦煌学史的总结,引领二十一世纪敦煌学的发展。百年敦煌学史研究被立项为重大攻关项目,对综合卷是有要求的。对于整套丛书,要统一设计装帧,提升凝练学术成果与水平,产出学术精品。


                   敦煌学基地获得四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

  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获悉,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揭晓,敦煌学基地有四个项目获准立项,得到资助。其中两个一般项目:一是陈于柱的区域社会史视野下的敦煌禄命书研究,二是段玉泉的语言背后的文化流传:一组西夏藏传佛教文献解读。另两个西部项目:一是李瑞哲的龟兹石窟与龟兹佛教研究,二是梁松涛的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医药文献整理与研究。敦煌学基地自从2000年起,连续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至今共立项17项。


                   厦门大学杨国桢教授来敦煌学基地举行学术讲座

  应敦煌学基地郑炳林所长的邀请,著名历史学家、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国桢教授来我校讲学。杨国桢教授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政协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史、海洋社会经济史、海洋人文社会学。著有《林则徐传》、《陈嘉庚》、《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林则徐论考》、《闽在海中——追寻福建海洋发展史》,主编《明清福建社会与乡村经济》、《李光地研究》、《林则徐》、《海洋与中国丛书》。
  2008
521日下午,杨教授在榆中校区A507室作了一场题为海洋的概念与中国海洋的学术讲座,兰州大学本科生与敦煌学基地的教师、研究生聆听了这场精彩的讲座。杨教授在讲座后还与兰大学生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回答了学生提出的问题。


           美国耶鲁大学韦陀(Roderick Whitfield)教授、朴英淑教授来敦煌学基地举行学术讲座

  应敦煌学基地郑炳林所长邀请,美国耶鲁大学韦陀(Roderick Whitfield)教授、朴英淑(Youngsook Pak)教授来我校进行为期两天的讲学,以佛教艺术为中心在榆中校区和一分部开展了系列讲座。
  2008
626日下午,韦陀(Roderick Whitfield)教授和朴英淑教授在榆中校区教学楼C302报告厅分别为兰大师生作了题为《佛像东传,虎佩胡僧》和《Leading to Paradise Koryo Amitabha Paintings and Patrons 13th-14th Century》(《公元十三、十四世纪高丽佛画中的净土图案与供养人》)的学术讲座。
  韦陀教授是著名敦煌学、亚洲艺术史专家,《佛像东传,虎佩胡僧》首先从炳灵寺第169窟中的西秦立佛塑像讲起,接着对敦煌藏经洞出土绢画中的配虎胡僧画像进行了分析,以西安1979年出土的十六国时期的铜佛像、美国旧金山博物馆藏的中国铜佛像、麦积山石窟的早期造像以及山东青州的佛像等早期佛像为依据,从造像类型,姿态,装饰图案、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中国早期的佛像本身是印度人的造型,而周围的飞天及装饰等都是中国人的造型,得出了最早的造像可能不是中国人制造的结论。反映出了佛教传入中国佛像造像的演变发展的过程。
  朴英淑教授是韩国佛教艺术史专家,《公元十三、十四世纪高丽佛画中的净土图案与供养人》,对十三、四世纪高丽的净土经变中的佛像的造型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这一时期高丽观无量寿经变中的莲花化生、十六观以及九品往生等图像进行分析,进一步对这些图像与佛经以及高丽供养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讲解,使我们了解到了高丽的佛教与社会生活。
  尽管此次两位教授在兰州的时间很短,但为了使学生们更多得了解希望艺术研究的视角和方法,627日,他们不辞辛劳,全天讲座。韦陀教授分别宣讲了《绢画的结构,佛画残片》、《释迦圆觉,菩提瑞像》两次演讲,朴教授分别宣讲了《朝鲜时代的佛教绘画》、《韩国艺术史研究的回顾与现状》,地点在兰州大学一分部敦煌学研究所504会议室。
  韦陀教授及朴英淑教授分别把佛教艺术放在中国与韩国这两个不同的环境去解读,并结合具体的个案进行探讨分析。韦陀教授从佛教早期艺术品的纹饰、制造工艺和特点及具体的实例说明,认为体积较小的佛教艺术品早期更多的来源于佛教本源地。朴教授则是从韩国本土的佛教艺术品出发,详细的解说了高丽时期的佛教艺术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在讲座过程中,两位教授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和幽默的语言赢得了同学和老师们的阵阵掌声。并且就大家感兴趣的问题与在场同学进行了亲切的交流。
  此次系列讲座由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教授主持。早在2008121-31日,郑炳林在耶鲁东亚研究中心访问交流之时,与对方就双方交流等进行了初步的协商,这次两位教授的回访,将进一步促进双方的合作,增进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与国际敦煌学界的对话。甘肃电视台对这三次学术讲座进行了全程录制。


                    新疆石河子大学学术访问团两次访问敦煌学基地

  2008
55日上午,新疆石河子大学屯垦与文化研究院郭宁院长、张爱军副院长一行前来敦煌学基地进行学术访问,在基地会议室与所长郑炳林教授及其他人员进行了学术交流,社科处有关同志也参加了交流活动。郑炳林教授就敦煌学基地的基本建设情况向郭院长一行作了介绍,双方在学科建设、基地申报与管理、屯垦文化与西域研究学术交流等各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此外,郭院长一行还参观了基地资料室,双方期待着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6
12日上午,石河子大学在副校长于鸿君教授的带领下,再次来到敦煌学基地进行考察与学术交流。景涛副校长会见了于校长一行,并对他们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两校领导相互介绍了本校概况,历史沿革,发展目标等。郑炳林教授介绍了敦煌学的基本情况,双方表示今后将在项目申报、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与交流。会谈后,于校长一行还参观了敦煌学基地资料室。


                   兰州大学重点建设处、社科处对敦煌学基地进行调研

  2008
422日下午,兰州大学重点建设处处长贺德衍、社科处处长霍红辉等一行三人来敦煌学基地进行调研。这次调研工作主要针对211工程三建建设的项目申报,敦煌学基地郑炳林所长、陆庆夫教授、冯培红教授等人参加了调研会。
  首先,贺处长就211工程三期建设的意义及具体工作作了讲话,布置了敦煌学基地在项目申报中的任务。其次,霍处长就项目申报书的内容逐一作了落实,指出项目论证报告写得已很完善,但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修改建议,如对每个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应加强论证,对子方向的设置,建议撤消西域文化研究,改列敦煌语言文学;他还强调了敦煌学基地要带动历史学及其他相关学科协调发展。郑炳林就敦煌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进行了说明,表示将与古典文学、艺术学、宗教学等学科进行充分的合作,并通过引进人才来补充加强目前的弱势方向。对于项目的具体目标,贺处长提出应该明确在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基地评优、重大项目、重大奖项等方面具体的指标;他还进一步强调211工程三期建设,要突出以队伍建设为主,希望敦煌学基地大力加强引进优秀人才,组建科研团队,进行重大项目的科研攻关。陆 庆夫、冯培红也就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想法。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进一步明确了211工程三期敦煌学建设的思路,对于修改论证报告与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敦煌学基地引进西北师范大学伏俊琏教授

  最近几年,敦煌学基地在引进人才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最近,原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伏俊琏教授作为引进人才,引进到基地工作。这是继2003年引进从南京大学博士毕业的刘永明、2007年选留本校陈双印以来,再次引进人才,壮大了基地的科研力量。
  伏俊琏教授生于196011月,甘肃会宁人,文学博士,原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西北师大省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负责人,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点创建人、学科带头人。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辞赋学会副会长、甘肃敦煌学学会副会长、甘肃《四库全书》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敦煌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在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出版《敦煌赋校注》、《人物志研究》、《吨哈文学文献丛稿》、《俗赋研究》等7部学术专著,在《文学遗产》、《中华文史论丛》、《孔子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甘肃省社科基金项目古代俗赋研究敦煌文学编年史百年敦煌文学研究史7项。科研成果多次荣获甘肃省社科优秀成果奖、高校优秀成果奖,获省第九届青年教师成材奖。先后被评为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入选人员。
伏俊琏教授被引进到敦煌学基地后,主要承担211工程三期子项目敦煌西域语言文学研究,为基地建设拓展了新的学术方向,使基地敦煌学研究更加完善。


                    敦煌学基地举行博、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2008
525日,敦煌学基地举行首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共有2人,分别为石小英的《敦煌尼僧研究》(指导教师:陆庆夫教授)、陈菊霞的《敦煌翟氏研究》(指导教师:施萍婷教授、郑炳林教授)。答辩委员会主席由敦煌研究院李正宇研究员担任,委员有西北师范大学李并成教授、伏俊琏教授、敦煌研究院施萍婷研究员、兰州大学陆庆夫教授。
  5
26日,敦煌学基地举行了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共有9人,分别为:张景峰《敦煌阴氏家族与莫高窟阴家窟研究》、白雪《西夏后期的后族与政治》、邓媚《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唐五代宋初敦煌佛教的传播——以敦煌文书和壁画为中心》、王惠惠《唐代唯识学发展脉络及其在敦煌地区的流传》、任晓瑶《麴氏高昌王国客使供应制度初探》、兰燕《新疆米兰遗址壁画研究》、刘蓉《唐代西州地区的婚姻家庭状况》、任丽鑫《敦煌类书叙录》、郝二旭《唐五代敦煌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研究》。答辩委员会主席由西北师范大学田澍教授担任,委员有兰州大学陆庆夫、杜斗城、王冀青、冯培红教授。
  6
4日,敦煌学基地举行第二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共有3人,分别为李军《晚唐政府对河西东部地区的经营》(导师郑炳林教授)、郭永利《河西魏晋壁画墓研究》(导师樊锦诗研究员、郑炳林教授)、梁松涛《西夏文〈宫廷诗集〉研究》(导师樊锦诗研究员、郑炳林教授)。答辩委员会主席由首都师范大学郝春文教授担任,委员有中华书局柴剑虹编审、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黄正建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罗世平教授、故宫博物院王素研究员、河北社会科学院孙继民研究员、甘肃省博物馆陈炳应研究员。导师郑炳林教授、樊锦诗研究列席答辩会议。
  经过严肃认真的答辩,以上同学都顺利地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