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标识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LOGO

基地简介 基地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地简介 > 基地简报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工作简报2002年第1期

2009年07月11日 12:35 点击: 次 作者: 来源: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召开基地学术委员会会议

    为重新讨论2001年度敦煌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之一的“俄藏敦煌文献非佛经部分整理研究”和基地发展建设问题,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于2002年1月15日在基地学术报告厅召开了基地学术委员会会议,主要议题有:一、2001年度基地重大项目“俄藏敦煌文献非佛经部分整理研究”重新论证会;二、敦煌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座谈会。

    1月14日,基地学术委员项楚、朱雷、陈国灿、郝春文、樊锦诗、施萍婷、郑炳林、齐陈骏等先生及教育部设政司何健同志来到兰州大学。15日上午,在基地学术报告厅举行“俄藏敦煌文献非佛经部分整理研究”项目的重新论证会,同时与会的还有兰州大学科研处的霍红辉处长、冯霞等同志。会议由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项楚先生主持。首先,项目申报负责人陆庆夫教授做了重新论证的报告,汇报了课题名的变化、俄藏敦煌文献情况及研究本课题的意义、研究内容与要求、研究思路与方法、成果出版情况、成员分工情况、资料准备情况等内容,然后各位学术委员对该论证报告进行了提问,提出了建议。学术委员会认为这个项目是一个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研究课题,项目主持人新的论证比原来的论证更符合实际,更具有可行性。经无记名投票,一致同意立项。学术委员会还要求项目的最终成果应达到目前国内外的最好水平,并建议课题主持人对项目的目标略作调整,一般只做文字校勘,不做历史典籍的注释,力争派课题组成员赴俄罗斯核查原卷。

    2001年度基地另一重大项目“敦煌佛教图像学研究”经过专家评审,获得直接通过,已经立项。

    下午,基地学术委员就基地建设问题举行了座谈会。首先由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教授向各位委员汇报了基地两年来的发展情况,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硬件建设、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委员们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发表了积极的看法,认为要把敦煌学基地建成覆盖全国敦煌学研究的中心,并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学术交流。

    晚上,兰州大学副书记甘晖教授在委员们下榻的专家楼餐厅设宴招待了基地学术委员。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举办“廿一世纪西北史研究讨论会”

    2002年1月21日,在新年伊始之际,由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和西北史学会联合举办的“廿一世纪西北史研讨会”在基地学术报告厅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主要有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全体成员、兰州大学大历史系部分教师以及西北民族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委党校、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部分学者,并特别邀请了武汉大学历史系的陈国灿教授参加本次研讨会,与会代表近50人。

    大会由敦煌学研究所副所长陆庆夫教授主持,敦煌学研究所所长、西北史学会会长郑炳林教授致开幕词。大会就西北史研究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主要有陈国灿、董汉河、李清凌、张德芳、张克非、高启安、金云峰几位先生就有关西北史研究的有关方面作了发言。武汉大学陈国灿先生充分肯定了西北学者在西北史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同时指出在实地考察与现实相结合方面,西北史学的研究仍大有可为。《甘肃社会科学》主编董汉河先生就西北史学工作者在廿一世纪西北史研究应该予以突破的领域进行了展望。西北师范大学李清凌先生就西北史地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性的综述。甘肃省考古所副所长张德芳先生就西北汉简与国内汉简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兰州大学张克非先生就西北近现代史研究、敦煌研究院高启安先生就西部开发与环境生态保护、西北民院金云峰先生就西北宗教研究的现状分别进行了综合性的概述。

    与会代表就西北史研究有关问题的讨论高潮迭起,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有创见的建设性意见。最后大会就西北史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学者们应做的工作达成共识,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教授再赴天水麦积山石窟考察并商谈举办会议事

    为开展与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之间的学术交流、商谈今夏召开的“麦积山石窟艺术与丝绸之路佛教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事宜,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教授多次前往天水麦积山进行考察并商谈会议之事。

    2002年3月31日,郑炳林所长在赴上海参加基地主任会议之后,顺道在天水麦积山进行了三天的学术考察,重点考察了与研究工作相关的第76窟等洞窟。同时就今夏举行的学术会议之事再次与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的同志进行了商谈研究。今年是麦积山石窟建窟1600周年,天水市还向联合国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本次会议原由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与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联合举办,后因其他原因,麦积山方面退出主办会议。郑所长此次前往天水,最后与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商定,会议按期举行,经费由敦煌学研究所单独筹措,麦积山方面参与协办。我们相信,此次会议的举办,将为麦积山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出上一份力。

    目前,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及中国台湾、香港、大陆等地的学多学者已经寄来了会议回执,要求参加会议。通过努力,一定会将本次会议办成一次有影响勒的国际学术会议。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学术沙龙举办三期讲座

    为活跃学术氛围,促进交流,每两周一次的学术沙龙在本学期定期举行。每次学术沙龙以基地的科研人员、博士生、硕士生为每期主讲发言人,对某一专题进行半小时左右的讲演报告,然后由全体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参与讨论,获得共同提高,达到交流切磋的目的。每次学术沙龙定于每个单周的星期五下午在基地学术报告厅举行。 

    三月份,以专题报告和群体讨论为形式的学术沙龙活动举办了三期。第一次,高启安副研究员作了以“敦煌壁画中的饮食座次与饮食礼仪”的专题报告。在讲演过程中,他运用投影机和实物展台向大家展示了几十幅石窟壁画图片,加以自己的研究心得,详细阐述了古代饮食礼仪中的排座次问题,但他也指出了其中仍不能解决的一些问题,供大家讨论;在接下来的群体讨论中,大家先后发言,提出了各自的看法。第二次,梁晓鹏教授作了以“符号与图像”的专题报告。他的讲演主要就敦煌石窟图像学研究中的方法问题进行了介绍,特别是从符号学、语言学等角度,去思考解构石窟图像的内容与画法等问题,颇有新意,引发了大家的积极讨论。第三次,觉旻博士生作了“台湾的佛教及其研究”的专题报告。觉旻法师主要就近年来台湾地区的佛教现状、佛教学术研究等问题作了阐述。

    以上这些专题讲演,受到研究所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欢迎,讨论热烈,气氛轻松,很好地活跃了基地的学术氛围,扩大了交流与学术视野。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联合国内外有关单位准备招收壁画保护专业硕士研究生

    敦煌石窟中的壁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在文物保护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全国还没有专门晚上的壁画保护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机构。为了培养壁画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兰州大学组织校内各有关单位,联合英国伦敦大学Courtauld艺术学院壁画保护系、美国盖蒂文物保护研究所、敦煌研究院保护所等单位,决定招收壁画保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每年约5-6名。

    2002年3月27日下午,在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三楼会议室举行了校内各单位与敦煌研究院保护所有关人员的一次预备会议,讨论课程设置命名与主讲分工等情况。

    3月29日,在逸夫科学馆201室举行了壁画保护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情况的会议。会议由兰州大学副校长杨恕主持,兰大敦煌学研究所、化工学院、物理学院、资源环境学院、材料系、计算机系及研究生院、科研处、外事处,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李最雄、保护所、美术所,以及美国盖蒂保护所首席科学家阿根纽、伦敦大学Courtauld艺术学院莎伦、史提芬、丽萨等参加了会议,共约20余人。

    会议议程一天,主要就壁画保护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问题进行了细节上的磋商和讨论。最后定下来有外语、政治两门公共课和以下10门专业课:1、现代分析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运用;2、环境微生物学;3、文物保护概论;4、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5、壁画病害学;6、壁画病害评估技术;7、历史与艺术;8、文物材料学;9、文物保护科学研究方法;10、文物环境学。

    壁画保护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收培养,是兰州大学集中校内各有关单位,并积极地联合敦煌学研究院、美国、英国的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进行联合培养的人才新型模式,打破了一个单位培养人才的局限,使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受到科学、艺术多方面的严格训练,而且这些学生将注重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强调动手操作和实验的能力,尤其是对于培养国内文物保护急需的专业人才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世界佛教美术辞典》编撰讨论会在基地学术报告厅举行

    《世界佛教美术辞典》是台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主持编撰的大型辞典,收录全世界主要是中国的与佛教美术相关的内容。为编好这部具有重大价值的辞典,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组织人员参加编撰工作,贡献力量。

    2002年4月7日上午,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台湾《世界佛教美术辞典》编撰小组、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商学院等单位的学者共12人,在基地学术报告厅举行一次小型的编撰讨论会。

    《世界佛教美术辞典》编撰小组如常法师、胡丽慧女士就编撰工作的有关情况向会议作了通报,介绍了编撰的体例、辞条的数目、范围及稿酬等。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教授,敦煌研究院马德、谢生保、殷光明研究员,甘肃省博物馆安忠义等人就所藏佛教文物、编写文字、图片版权等问题与《世界佛教美术辞典》编撰小组进行了磋商讨论,希望把这一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辞典编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