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标识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LOGO

基地简介 基地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地简介 > 基地简报

敦煌学基地工作简报2003年第2期(总第14期)

2009年07月24日 00:00 点击: 次 作者: 来源:

  教育部中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客人来所访问
 
  2003年4月14日下午教育部中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西北考察组陈凯一行12人来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进行友好访问交流。客人们认真听取了所长郑炳林教授对研究所近年来发展情况的介绍,同时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研究所的学术报告厅、资料中心等,对研究所所取得了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与敦煌学研究所的联系和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余太山研究员来所作报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导师,主要從事西域史研究,是中國從事西域史研究著名专家余太山,应兰州大学历史系的邀请来兰讲学。余太山先生应敦于2003年4月17日上午在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学术报告厅作题为“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的认知与阐述系统”的报告,敦煌研究所的全体研究生和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及教师听取了
余太山先生精彩的报告,深受启发。
 
  抗击“非典”,直面人生
 
  在“非典”疾病侵袭中国大地之时,为了做好预防和控制“非典”工作,敦煌学研究所结合教育部和学校预防控制“非典”的精神和指示,于2003年4月初召开紧急会议,布置预防控制“非典”工作,并作出如下决定:
(1) 非本所人员近期来访,必须事先联系(电话:0931-8913310)并持有健康证方予以接待。
(2) 本所人员有来自北京、广州、山西等地区,或接触以上地区归来者,医院检查后方可来所。
(3) 本所人员有身体不适者,如感冒、发烧、咳嗽等症状者请尽快去医院检查,近期不要进所。
(4) 本所人员,如无特殊情况不要离校,尽量避免在公共场所活动。
(5) 本所工作人员正常上班,并负责对本所工作及相关场所进行消毒和清洁卫生工作。
在本所所有师生员工的紧密配合下,使本所的日常工作得以正常进行,同时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疾病的传播,为战胜“非典”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敦煌学第二届博士论文答辩会
 
  兰州大学历史文献学(敦煌学)专业第二届博士生论文答辩会于2003年5月24日在敦煌学研究所学术报告厅举行。2000级博士生高启安、徐晓丽、公维章、王爱和参加了博士论文答辩,担当本次论文答辩会的委员为武汉大学陈国灿教授(答辩委员会主席)、敦煌研究院樊锦诗研究员、施萍婷研究员、李正宇研究员、西北民族学院王继光教授、兰州大学
郑炳林教授、陆庆夫教授。相关专业老师和学生参加了本次论文答辩会。
附:答辩论文题目
高启安:《唐五代敦煌饮食生活研究》(指导老师:樊锦诗、郑炳林)
徐晓丽:《归义军时期敦煌妇女社会生活研究》(指导老师:郑炳林、樊锦诗)
公维章《涅槃净土的殿堂——敦煌莫高窟148窟研究》(指导老师:施萍婷、郑炳林)王爱和《敦煌占卜文书研究》(指导老师:樊锦诗、郑炳林)
 
敦煌学硕士论文答辩会
 
  兰州大学历史文献学(敦煌学)专业硕士生论文答辩会于2003年5月25日在敦煌学研究所学术报告厅举行。2000级硕士生陈菊霞、王腾、陈丽萍、陈于柱、翁鸿涛、党燕妮、王艳玲、梁红参加了硕士论文答辩,担当本次论文答辩会的委员为武汉大学陈国灿教授(答辩委员会主席)、兰州大学郑炳林教授、陆庆夫教授、杜斗成教授、王冀青教授、冯培红
副教授。相关专业老师和学生参加了本次论文答辩会。
 
武汉大学陈国灿教授在兰大敦煌学研究所讲学圆满结束
 
  陈国灿教授应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邀请,于2003年3月6日前来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讲学,至2003年6月5日结束,历时92天。陈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吐鲁番文书的整理与研究,并在这一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近年来,陈教授在敦煌学、佛教学领域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陈教授这次在兰大敦煌所进行的讲座,就是结合自己多年来研究与教学实践,使聆听者获益非浅。本次讲学时间长,每周的周二、周三、周五的下午2:30至5:30定期给敦煌学研究所的全体博、硕士研究生授课;教学内容丰富,所讲专题涵盖了吐鲁番敦煌学领域的大部分内容。参加听讲的有敦煌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17人、硕士研究生19人,以及兰大历史系部分青年教师、其他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兰州商学院的青年教师,共计40余人。陈国灿教授所讲专题内容如下:
吐鲁番文书综论
莫高窟北区47窟新出唐告身文书的复原与研究
莫高窟北区新发现的两件唐敦煌户籍考
敦煌五十九首佚名氏诗历史背景新探
敦煌所出诸借契年代考唐五代敦煌县乡里制的演变
唐五代瓜沙归义军军镇的演变
从敦煌吐鲁番文书看唐五代地子的演变
安史之乱后的唐二庭四镇
如何从事文书的研究工作和撰写论文
陈国灿教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生动的语言,结合自身多年的研究心得和体会,以吐鲁番文书的研究为重点,联系敦煌文书的研究,详细深入地讲授了关于文书的研究方法以及与相关学科相结合的重要性和辩证关系,介绍了敦煌吐鲁番研究的学术前沿和发展趋势。同时陈教授还向大家展示了他在新疆途中实地考察拍摄的照片和所获的最新出土文书图片,并让大家在课堂上展开广泛的讨论,对文书进行分析定性,确定文书的年代、类别以及反映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使大家对文书有了全面的认识。陈教授的讲学在教师和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都说受益非浅。部分研究生在听完课后,在陈教授的单独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自己当前课题研究中的难题,如关于吐鲁番葡萄种植业、蔬菜种植业、畜牧业和敦煌画谱背面题记的判定等。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历来以敦煌文献研究为主,陈教授以吐鲁番文书研究见长,而敦煌吐鲁番在学术界历来都视为一个整体,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陈教授作为兰大敦煌学研究所请来的第一位吐鲁番文书研究专家,在敦煌文书的研究方面也造诣精深,为二者之间的联合提供了一个契机,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拓展研究空间注入了活力。目前,陈教授所主持的“吐鲁番所出的敦煌文书研究”课题就是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的基地课题。学术的交流与合作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今后应多方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加深力度,扩大宽度,把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敦煌学教学与科研基地。
 
陈国灿教授赠书活动
 
在兰州大学讲学期间,陈国灿教授还向敦煌学研究所与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兰州大学资料中心赠送了《吐鲁番出土唐代文献编年》、《敦煌学史事新证》、《吐鲁番出土文书》之7、8、12册。陈教授的慷慨馈赠,丰富了兰大敦煌学研究所图书资料内容,为敦煌学研究所资料中心的建设增添了一笔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