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标识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LOGO

基地新闻 基地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地新闻 > 基地新闻

北京大学朱玉麒教授来所讲学

2012年12月13日 11:30 点击: 次 作者: 来源:

     应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教授邀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教授、博士生导师朱玉麒于2012年12月3日下午在敦煌学研究所会议室作了题为《吐鲁番文书中的文学/文化史料》的精彩报告。
    报告开始,朱玉麒教授首先将吐鲁番学与敦煌学作了对比,说明以往吐鲁番学往往被敦煌的盛名所掩盖,但是,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藏敦煌文献的材料已经公布殆尽,敦煌学研究基本上不可能再有大量的新材料出现,而吐鲁番学则不同,随着吐鲁番地区数量众多的墓葬的被持续发掘,将会有大量的新材料不断涌现,这就使得吐鲁番文献成为新世纪可持续研究的重要史料。所以学人应对吐鲁番文献予以特别关注。
    在说明了吐鲁番学的重要性之后,朱玉麒教授将吐鲁番文献的发现史分作三个阶段作了回顾。清末民国初,俄、英、德、日等国探险家在吐鲁番地区的探险与盗掘,黄文弼于1928年和1931年的两次吐鲁番考察,这是第一阶段;新中国从1959年到1975年在阿斯塔纳和哈拉和卓两个古墓群进行的十三次发掘属于第二阶段;1978年以后属第三阶段,特别是新世纪的吐鲁番考古,开始在一些新的地点如木纳尔、巴达木、洋海墓地发现写本文书。提纲挈领式的精要介绍,使得师生们对吐鲁番学的历史有了总体性的认识和把握。

    报告的核心是对吐鲁番文献中的文学/文化史料的介绍和研究,吐鲁番文书中的文学/文化史料虽然仅有50多件,文书表征也体现出零散、不完整等缺陷,但它被无意识地保存下来,在中古时期吐鲁番绿洲社会的传承过程就具有了举证的客观性。朱玉麒教授按作品类型将其分为经典文学、民间文学和应用文学三类。通过对《古诗习字残片》、唐玄宗诗歌《初入秦川路逢寒食节》、《唐景龙四年卜天寿抄十二月新三台之词及诸五言诗》、《唐开元七年(719)洪弈家书》等一个个“碎片”的典型分析,向大家生动的展示了“碎片模式”(Fragments)在文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同时又将这些碎片式的吐鲁番文学史料作了完美的串联,以此构建了中古时期吐鲁番文学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与现场,揭示了影响文学传播与接受的诸因素。整场报告无不强调新材料和新方法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对与会师生今后的学习研究颇具启发。
    最后,朱玉麒教授与兰州大学师生就吐鲁番学的研究情况作了进一步的交流,并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作了详细解答。报告精彩纷呈,是一次难得的学术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