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学系列讲座(201304)——张惠明研究员
2013年07月05日 15:37 点击: 次 作者: 来源:
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敦煌学研究所所长、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郑炳林教授的邀请,法国东亚文明研究中心张惠明研究员来我校讲学。
题目一:什么是图像?
1.关于图像的定义。
2.图像(圣像)的来源。
3.现存最早的一些图像举例。
时间:2013年7月6日(星期六)14:30—16:30
地点:一分部衡山堂五楼敦煌学研究所504会议室
题目二:西域美术考古与宗教美术图像资料的发现
1.“西域”(Serindia,Sérinde) 与丝绸之路。
2.外国考察队或个人在西域的考古调查-19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国新疆地区的考古探险
(1)1898-1909年俄国考察队的两次吐鲁番绿洲考察
(2)俄藏吐鲁番地区收藏品中的宗教图像数据举例
(3) 1906年伯希和在新疆的探险考察 及收获
时间:2013年7月6日(星期六)19:00—21:00
地点:一分部衡山堂五楼敦煌学研究所504会议室
讲座专家简介:
张惠明,女,现为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手稿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法国东亚文明研究中心研究成员。主要从事敦煌吐鲁番图像学、西域艺术史、中亚宗教美术考古佛教图像学、丝绸之路中西方艺术交流史研究。
曾经长期在欧洲长期研究宗教艺术图像学研究和考古中亚地区美术考古资料的研究。先后在俄国先后在圣彼得堡的俄罗斯国家地理学会、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和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德国柏林的亚洲印度艺术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罗马东方艺术馆及意大利亚非研究所等关学术机构工作。
张惠明以敦煌壁画中的五台山文殊菩萨图像学为题,打通东方与西方的各种语言的文献资料,并把公元5至10世纪在中亚和敦煌地区发现的佛教美术考古资料与传世的汉文佛教和世俗文献数据以及美术史料联系在中国内地发现的相关考古文物图像结合起来,参考欧洲学者在历史宗教语言文献资料的最新研究成果,阐释佛教美术图像在东西传播和交流过程中的变异,特别是中国文化艺术对西域佛教美术图像在中古时期的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这一研究工作是第一次在西域美术考古和图像学领域中,在中西方学者之间构架起了一座沟通对话的桥梁,以弥补该学科近百年来由于语言不通和研究方法之不同所造成的中国和欧洲学术界无法对话的缺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敦煌学研究所
历史文化学院
二〇一三年七月二日